撰文:王志城 来源:移动支付网 编者注:原标题为《DCEP 运营推演——市场化选择之路》 央行数字货币越来越近,社区里的争论越来越多。大家非常关心 DC/EP 如何运营?DC/EP 与支付宝和微信有何不同、与银行账户有何不同?老百姓为何要选择 DC/EP?官方会像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机构一样进行补贴以培养用户习惯么?面对疑问,我们以场景案例的形式推演 DC/EP 市场化选择的过程。 1.0 版本,案例 1:代发福利我们假设工商银行作为二级运营机构,在雄安新区进行部分劳动者福利代发的场景中,使用 DCEP。拟推演以下几个步骤: 1、银行申领:工商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数字货币 DC/EP1000 元。工商银行向人民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 1000 元,领取 DC/EP1000 元。 2、企业兑换:雄安新区某企业 A 为员工 a,b 发放现金福利,拟使用 DC/EP。A 企业以在工商银行的存款 1000 元兑换面值 1000 元的 DC/EP。此时这 1000 元 DC/EP 归属人变更为企业 A。 3、代发福利:企业 A 通过工商银行代付系统向员工 a,b 发放劳动福利,a-400,b-600。以 DC/EP 形式下发给二人。a,b 需要通过工商银行手机 App 注册分别领取 400DCEP 和 600DC/EP。此时 400DCEP 归属人由企业 A 变更为个人 a。600DCEP 归属人信息由企业 A 变更为个人 b。(可以是弱认证)。 4、转账还款:a 和 b 拿到 DCEP,a 拿到 400DC/EP 无处使用,但想起欠 b 100 元钱。于是通过工行 App 向 b 转了 100DC/EP。b 虽然不愿意,但是能收回欠款总是好的。于是 a 有 300DCEP,b 有 700DC/EP。 5、兑换存款:a 和 b 发现 DC/EP 暂时可用场景太少。于是两人在工商银行开户,并将 DC/EP 兑换为银行存款进行消费和投资。1000DC/EP 归属变更为工商银行,回到银行体系内。 这个案例故事讲完了,大体也应该是试点地区当前运转的模式,大家一定疯狂吐槽,这不就是去 DC/EP 转一圈再回到银行账户么?这么费劲不如直接用银行账户代发好啦。周期长,收益少对不对?从这个版本中,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银行可以通过 DCEP 起到有限的获客作用外,其他参与者基本没有获得体验升级和便利。然而这个银行为代表的二级运营参与者是 DC/EP 运营体系中的关键一环。因此版本 1.0 对 DC/EP 运营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,但背后缺乏商业逻辑支撑,那我们看看案例 2,如果案例 2 成立,那么案例 1 就可以成立。 2.0 版本,案例 2,走,去麦当劳突然有一天麦当劳装了一台可以受理 DC/EP 的综合收银台。 1、A 又领到 400 元 DC/EP,去麦当劳就餐。通过手机 App (支付宝、微信、银行)将 100 元 DCEP 转给麦当劳,并获得饱腹感。 2、麦当劳获得即时 100 元 DC/EP,收款效率很高,并当天向供应商结清了货款,提升了资金的周转效率。 3、今天麦当劳接待了很多客人,但只有很少的人使用了 DC/EP。日中盘点收款 DCEP1000 元,其他收单 10 万元,扣除手续费 200 块,实际获得 99800 元。DC/EP 为其节省成本 2 元。 4、麦当劳决定每天将节省下来的 2 元钱,拿出 1 元补贴使用 DC/EP 的用户,并在第二天立起巨幅营销海报。由于减免营销作用,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 DC/EP 消费,第十天 10 万收入都通过 DCEP 收款,日节约成本 100 元。 预计整个柬埔寨的博彩从业员大军至少15万人(其中以来自中国的网络博彩从业员居多)。波贝、巴域、国公等边陲小镇,正因博彩业变得日益兴旺。 从案例 2 中,我们发现 DC/EP 的现金属性特质,使案例 1 具备商业逻辑基础。麦当劳等商户通过使用 DCEP 降低了手续费支出,并为持续降低成本,将部分节约成本用于补贴鼓励消费者持续使用 DC/EP,并最终形成了 DC/EP 的流通和受理良性循环。 从商户侧,如前文所述,由于 DC/EP 降低了整体的市场的运行成本,势必会引导价格敏感的商户选择并鼓励交易以 DC/EP 作为支付结算工具,以达到降低自身成本的目的。 从用户侧,DC/EP 不是取代 XXX,而是一种有效的补充,以我国地广人多的基本国情和蓬勃发展的科技金融的大形势为基础,多种支付工具并行的情况短期不会改变。用户的体验是在现有 App 上获得一种新支付选择 (支付宝中,有余额账户、余额宝账户、花呗账户、银行卡账户、DC/EP),并会由于商户的引导和补贴,营造出可流通的市场环境。 DC/EP 并不改变收单原有的竞争格局,兼容在原市场主体架构上运行是最经济而实际的选择。因此案例 2 的实际演进情况应该是,DCEP 通过银行直接或通过支付宝微信的 App 间接的从银行 App 最终转入收单机构和商户的受理设备中。而这一过程,无论是银行账户、支付账户、DC/EP 都是数字化形态,都需要服务机构的专业数字化服务,收单服务机构获得相应服务收益的情况不会改变。 当大部分的交易由银行账户、支付账户转移为 DC/EP 时,商户节省的成本必然通过收单机构、支付宝微信最终上溯到发卡侧机构身上。因此,DC/EP 对以商户增值、客户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主体影响较小,而以资金底层账户分成为主要收益的经营主体,或将分摊此成本的转移。由此可见数字货币可能层层穿透各层参与者,并有利于真正服务于商户和客户的机构,这也正是央行的监管机构希望引导的市场方向。 商业银行积极参与 DC/EP 的研发和推广,不是没有看到银行卡中收这一潜在影响。而是在面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大潮,几年的弯道超车成绩并不理想的前提下,希望以二级运营机构的身份优先参与和研究 DC/EP,并在这一赛道上先试先行,或将在用户经营转化、降低存款成本、积累交易数据等多个方面抢占先机。 总之,DC/EP 作为央行的一款支付货币工具,是运行在各市场参与方的底层基础服务,将通过二级运营机构及支付宝微信等机构向终端市场主体提供服务。在降成本、提效率、控风险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有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。而经营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央妈给的工具服务好我们的商户和客户,使 DC/EP 带来的红利尽早尽快的走进寻常百姓家。 PS: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,DC/EP 的作用是助力,而不是拓疆。跨境贸易结算中,DC/EP 能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。但最终取决于人民币本身及其背后的国家信用和背书,取决于货币能否满足国际交易客户的流通性和稳定性诉求。 作者简介:王志城,移动支付网专栏作者,银行及支付行业产品老兵。从事网络金融、支付清算、开放平台等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工作,现供职于某股份制银行数字金融部。关注金融科技、互联网金融、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相关知识领域。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8btc.com/article/607761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—-数字货币 |
央行数字货币与其他货币一样,它有记账、支付、储值三大功能,在货币金字塔中属于安全级别最高的资产。 作者:张文朗、刘政宁 摘要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、以电...
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全国两会上,区块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。据天天链讯不完全统计,今年两会期间,共有53位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区块链的相关议案、提...
对于这样一款新型的模式,未来的潜力和前景不可预测。 10月6日消息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、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《中国金融》刊文称,目前我国法定 ...
8月12日数字货币钱包,有个DeFi交流群里出现了一段话,这段话来自以太坊最大矿池星火矿池联合创始人少平,他说:我们矿池挖到7400ETH,3400ETH是手续...
NT是99社区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矿池生态通证,致力于围绕NT打造一个区块链爱好者属于自己的社区,完全的开放,独特的生态模式,直击千万币圈用户,重新定义“矿...